由中國五礦勘探開發有限公司、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河北地質研究所、河北工業大學、華北地質勘探局519旅共同完成螺旋鋼管深度技術與礦山示范研究項目研究報告,成功通過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部組織的專家組驗收。該項目預測螺旋鋼管外圍潛在資源量逾3500萬噸。
《“螺旋鋼管”深部勘查技術與找礦示范研究》是“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東部厚壁螺旋鋼管重要深部資源勘查技術與示范》下設的子課題。河北省地質調查院主要承擔完成了廬樅盆地螺旋鋼管成礦模式的建立及成礦靶區優選、驗證工作。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海外礦山賣現貨習慣于招標模式,頻繁的現貨招標有益于拉高厚壁螺旋鋼管價格,讓他們適應新的交易模式難度不小;此外新加坡環球厚壁螺旋鋼管現貨交易平臺也與中國現貨平臺形成了競爭。
項目實施取得以下成果:以螺旋鋼管為研究對象,深入研究其材料組成、結構結構、采礦階段、蝕變分帶、采礦環境、采礦控制要素、形成年齡、原因機制等,建立螺旋鋼管采礦模式;利用國際先進的Surpac軟件建立了采礦床的三維模型,為下一步的開發奠定了基礎;在螺旋鋼管鉆孔巖芯物質測量的基礎上,開展了礦區重磁的二/三維反演模擬,開展了AMT、CSAMT、SIP、TEM等物質探索方法的實驗工作,總結了重力+磁+AMT或重力+磁+TEM的螺旋鋼管,找到了河北螺旋鋼管的技術組合;系統總結了螺旋鋼管的采礦規律和采礦標志,預測了采礦目標區域;實現了外圍采礦突破,增加了1000萬噸33資源。
70%的中國進口鐵礦石來自三大礦山,而國內相關企業在海外的權益礦石不到1億噸,正在建設和準備開發的鐵礦石只有近2億噸,不能滿足進口礦石三分之一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快布局,獲得更多的權益螺旋鋼管。
該項目是在科技部、教育部等7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動員廣大科技人員服務企業的意見》(國科發政【2009】131號),并號召“以礦山企業需求為出發點,以企業為創新主體,由企業提出重大需求和關鍵科學問題,產學研聯合攻關,實現我國大型礦山企業深部找礦的重大突破”的背景下立項實施的。項目由高校科研院(所)先期進行科研攻關,預測成礦靶區后,由中國五礦集團投入相應配套資金,并施工鉆孔驗證,從而取得找礦突破。